秋怀四首

梨埒当千户,渔防拥万头。

宁须一网尽,不为百人留。

密雨点急水,惊风擘系舟。

百年供转徙,因病得夷犹。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秋怀四首

《秋怀四首》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怀四首》

梨埒当千户,

渔防拥万头。

宁须一网尽,

不为百人留。

密雨点急水,

惊风擘系舟。

百年供转徙,

因病得夷犹。

译文:

成千上万的梨树如同千户人家一样挤在一起,

渔民防备着成千上万的鱼儿。

宁愿让一张渔网将所有鱼儿一网打尽,

也不为了百人而留下任何一条鱼。

细密的雨点打在水面上,

狂风吹动着系着船的绳索。

百年来迁徙无常,

因病而得到隐居的机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梨树和渔民的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中的梨树象征着繁华的人世,梨树成千上万地挤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繁茂的景象。这种景象暗喻了人世间繁忙的场景,让人感叹于人们的纷繁世事。

其次,渔民防备着成千上万的鱼儿,这里可以理解为对世俗欲望的追求。渔民希望捕捞到尽可能多的鱼儿,这可以视作人们对物质财富和功名地位的追逐。

然而,诗中的作者却表达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态度。他宁愿让一张渔网将所有鱼儿一网打尽,也不为了得到虚名而留下一条鱼。这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他更注重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随后,诗中描绘了秋天的雨点和风声,给人一种季节性的变化和无常的感觉。这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迁徙,百年来的变迁无常,只有因病得以隐居,这种转变给了作者一种重新审视人生的机缘。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梨树、渔民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首诗在意境和意义上都给人以深思,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怀四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百人夷犹雨点千户转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