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为施少仪作)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

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

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

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

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

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

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作者简介(黄机)

黄机,字几仲(一作几叔),号竹斋。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曾仕州郡,也是著名诗人。著有《竹斋诗余》、《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等。

水调歌头(为施少仪作)

诗词:《水调歌头(为施少仪作)》

作者:黄机

朝代:宋代

此日足可惜,

心事正崔嵬。

江淮踏遍,

经岁相识定谁来。

每向酒边长叹,

更向花边长笑,

意虑叵能猜。

邂逅忽相遇,

有客在尘埃。

脱儒冠,著武弁,

太多才。

笔墨争似,

钩戟容易到云台。

余子何须转手,

便把平生胸臆,

勇去莫徘徊。

事业上金石,

人世自欢哀。

中文译文:

这一天真是可惜,

内心的事情真是崔嵬。

江淮地区我遍行走过,

经过岁月的相识,却不知道谁会到来。

每当我在酒边长叹,

在花边长笑,

意志和忧虑无法轻易猜测。

突然邂逅相遇,

在尘埃中有位客人。

放下儒冠,穿上武装,

才华太多。

与书法和绘画相比,

拿起战争的武器更容易登上云台。

我这样的人为何要犹豫不决,

只管勇往直前,不要徘徊。

在追求事业中,有金石之坚,

人生中自有欢乐和哀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黄机内心的思考和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抉择和事业追求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述江淮踏遍、经岁相识的情景,表达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迷茫和困惑。他对于未来的发展和前途不得而知,无法预测谁会成为他的伴侣或支持者。

诗人在酒边长叹、花边长笑时,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的矛盾情感。他的意志和忧虑无法轻易被他人理解和揣测。

然而,诗人突然遇到了一位客人,这也许是一次意料之外的相遇。诗人放下了儒冠,穿上了武装,表现了他拥有丰富才华和多重身份的特点。

诗人认为,与书法和绘画相比,拿起战争的武器更容易登上云台,这暗示着他选择勇往直前,不再犹豫徘徊。他希望将自己平生的胸臆,勇敢地付诸实践。

最后两句"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有金石之坚的成就,同时也有人世间的欢乐和哀愁。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内心的矛盾情感、人生的选择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通过自然景物和比喻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相识心事尘埃相遇邂逅有客花边踏遍边长足可惜意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