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南浦亭泊舟

闰岁花光晚,霜朝草色荒。

趁墟犹市井,收潦再耕桑。

客路东西懒,江流日夜忙。

长歌情不尽,一酌酹沧浪。

作者简介(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豫章南浦亭泊舟

《豫章南浦亭泊舟》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南浦亭停靠舟船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闰岁花光晚,

霜朝草色荒。

趁墟犹市井,

收潦再耕桑。

客路东西懒,

江流日夜忙。

长歌情不尽,

一酌酹沧浪。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展开。诗的开头写到闰岁,意为闰月的岁尾,花光已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接下来描绘了霜晨时草色的荒凉,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变化。

接着,诗人提到趁着市井繁忙的景象,重新耕种桑田,寓意着在繁忙的生活中重新开始和努力。诗中的"趁墟犹市井,收潦再耕桑"表达了对于时机的把握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的下半部分以客路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和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感叹旅途的艰辛,写到自己在东西方向上的倦怠,而江流则象征着时间的不停流动,日夜不息。

最后两句"长歌情不尽,一酌酹沧浪"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情感的深沉和豪情,意味着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不尽的激情。"长歌情不尽"暗示了诗人的情感无法完全表达和释放,而"一酌酹沧浪"则寓意着在无尽的江水中畅饮,将情感与岁月融为一体。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思考与感慨,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热爱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豫章南浦亭泊舟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长歌耕桑客路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