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

潇湘绿玉昆仑石,移向高堂之素壁。

四座凉风带雪吹,半窗疏雨和烟滴。

九疑梦断瑶瑟寒,贴云影落双飞鸾。

霓旌掩冉欲归去,美人持赠青琅玕。

也曾拂拭苍苔色,坐弄参差楚天碧。

曲终日暮山鬼啼,自写幽情寄相忆。

画竹

诗词:《画竹》

朝代:明代

作者:王佐

潇湘绿玉昆仑石,

移向高堂之素壁。

四座凉风带雪吹,

半窗疏雨和烟滴。

九疑梦断瑶瑟寒,

贴云影落双飞鸾。

霓旌掩冉欲归去,

美人持赠青琅玕。

也曾拂拭苍苔色,

坐弄参差楚天碧。

曲终日暮山鬼啼,

自写幽情寄相忆。

中文译文:

在潇湘之地,有一块绿色的玉石,

我将它移植到高堂的素壁上。

四周的凉风中夹杂着飘雪,

半扇窗户透着细雨和轻烟。

九霄之上的梦断了玉瑟的寒鸣,

云影贴地,双飞的鸾鸟落下。

霓旌逐渐遮掩,似乎要离去,

美人手持青色的琅玕送来。

曾经亲手拂拭过苍苔色调,

坐弄着错落有致的楚天碧色。

曲调终结,太阳西沉,山中鬼魂啼哭,

我自己写下这幽情,寄托相思之情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佐对竹子的画作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首先,诗中描绘了竹子的原材料——绿色的玉石,这是一种象征着纯洁和高贵的材料。将这块玉石移植到高堂的素壁上,体现了将竹子的形象搬入诗人的艺术创作之中。

接下来,诗人以景物描写的方式,表达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四周的凉风中飘着雪花,窗户透着细雨和轻烟,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这种环境的变化与竹子的形象相互呼应,凸显了竹子的坚韧和清雅之美。

诗中还出现了九霄和瑶瑟的意象,暗示着诗人的情感寄托和遥远的憧憬。九霄代表高远的天空,瑶瑟则象征着音乐和美好的憧憬。这些意象与竹子的形象相呼应,强调了诗人对竹子的情感赞美和追求。

最后,诗人以自己的情感寄托作结。山中鬼魂的啼哭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思念,他将这些情感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寄托于竹子之中,与美人的赠礼一同留下。

整首诗以写竹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运用象征意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将竹子的形象与诗人的心境相融合,表达了对竹子高洁、坚韧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具有明代文人的典型风格,融合了自然景物描写、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展示了王佐对竹子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画竹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高堂日暮归去幽情苍苔参差相忆美人凉风霓旌拂拭曲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