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

落花如雪鬓如霜,醉把花看益自伤。

少日为名多检束,长年无兴可颠狂。

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

何事同生壬子岁,老于崔相及刘郎。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落花如雪鬓如霜,

花瓣飘落如同飞雪,白发如同霜花,

醉把花看益自伤。

沉醉之中,花朵的美丽更加令人伤感。

少日为名多检束,

年轻时为了名声而受到限制,

长年无兴可颠狂。

多年来没有一丝激情,无法放纵自己。

四时轮转春常少,

四季交替,春天常常短暂,

百刻支分夜苦长。

一天分为百刻,夜晚漫长而痛苦。

何事同生壬子岁,

为何命中注定在壬子年出生,

老于崔相及刘郎。

却和崔相公、刘郎中一起年老。

这首诗词以花为题材,通过描述落花的美丽和自己的沉醉,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受到束缚和无法追求激情的遗憾。诗中提到了四季更迭和时间的流逝,强调了春天的短暂和夜晚的漫长。最后,作者询问自己为何注定要与崔相公和刘郎中一同变老,暗示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颠狂自伤为名长年检束少日四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