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三年乌石僧房居,忍饥待次真臞儒。

有意载酒问奇字,无事闭门抄异书。

一行作吏去漳水,敛版趋廊参刺史。

胸中豪气半销磨,销觉风波生眼底。

高郎高郎君莫嗔,举世未有如君贫。

毁官不复谒时宰,老大甘为行路人。

君今业已临民社,办取催科时下下。

不然彭泽归去来。

簿领笞榜何为哉。

男儿策动有时节,家世况自图云台。

作者简介(张元干)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是宋代诗人张元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三年乌石僧房居,

忍饥待次真臞儒。

有意载酒问奇字,

无事闭门抄异书。

这首诗词以描绘诗人张元干的生活为主题。他在乌石僧房居住了三年,忍受着饥饿,等待着下一位真正的贤士。他有意拿起酒杯询问奇特的字句,没有事情可做时,他闭门著书抄写异文。

一行作吏去漳水,

敛版趋廊参刺史。

胸中豪气半销磨,

销觉风波生眼底。

他离开僧房担任官职,来到漳水边,融入了官场。他谦卑地参与到刺史的事务中,但他心中的雄心壮志却有些消磨,感到内心波澜起伏。

高郎高郎君莫嗔,

举世未有如君贫。

毁官不复谒时宰,

老大甘为行路人。

诗中的张元干称呼他的朋友为"高郎",并劝慰他不要生气。这位朋友的贫困状况在世间是无与伦比的。他选择毁掉官职,不再拜见时任宰相,宁愿做一个行路人。

君今业已临民社,

办取催科时下下。

不然彭泽归去来,

簿领笞榜何为哉。

现在,你已经成为民间的领袖,处理着紧迫的事务。如果不然的话,你可以回到彭泽,回到最初的地方。那时,你还需要参与那些琐碎的官方事务吗?

男儿策动有时节,

家世况自图云台。

男儿应该在适当的时节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依赖家族的背景和地位。

这首诗词以宋代社会的时代背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张元干和他的朋友高郎的生活境遇。诗中表达了对贫困和官场的批判,强调了个人的志向和独立精神。它呈现了作者对时代现状的思考,并对勇敢追求自己理想的人表达了敬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刺史风波无事闭门豪气忍饥异书问奇臞儒廊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