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帘下风光自足。

春到席间屏曲。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

汨罗愁独。

又何似、红围翠簇。

聚散悲欢箭速。

不易一杯相属。

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

罗熏绣馥。

锦瑟畔、低迷醉玉。

作者简介(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剔银灯(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剔银灯(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是宋代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帘下风光自足。

春天来到宴席上,屏风曲艳。

瑶瓮中的酥糕融化,羽觞上的小蚂蚁活跃,

花朵映照在寒绿的酃湖上。

我在汨罗河畔感到孤独。

再也不像红色帐幕和翠绿的群山那样热闹。

聚散之间有忧愁和欢乐像箭一样迅速。

喝下一杯酒并不容易。

频繁地点亮银灯,不再听牙板的声音,

还有龙膏可以继续点燃。

罗裳散发着香气,绣品精美。

在锦瑟旁边,低迷地陶醉在美玉之上。

诗意:

《剔银灯》以宋代的宴会场景为背景,描绘了宴席上的繁华景象和饮酒的快乐。诗中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宴会生活的空虚和孤独感。宴会上的喧闹和人来人往只是短暂的快乐,而真正的情感和默契并不容易获得。诗人通过剔亮银灯和点燃龙膏的行为,寓意着他试图延续这一场宴会的欢乐和热闹,但这种努力只能是短暂的,最终还是回到了孤独的现实之中。

赏析:

《剔银灯》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宴会生活的反思和思考。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春天的到来、食物的美味、酒宴的热闹等细节,将读者带入了宴会的现场。然而,诗人在描绘这些繁华景象的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于虚幻欢乐的思考。他将红色帐幕和翠绿的群山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真正的情感和默契的渴望。整首诗词通过对短暂欢乐和内心孤独的对比,呈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思考。诗人试图通过点亮银灯和继续点燃龙膏来延续宴会的欢乐,但这种努力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回归到了孤独的现实之中。整首诗词给人以深邃的启迪,引发读者对于欢乐、孤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风光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