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令(吴兴道中,颇厌行役,作此曲寄武林交旧)

山雨细、泉生幽谷,水满平田。

雪茧红蚕熟后,黄云陇麦秋间。

武陵烟暖,数声鸡犬,别是山川。

嗟老去、倦游踪迹,长恨华颠。

行尽吴头楚尾,空惭万壑千岩。

不如休也,一庵归去,依旧云山。

作者简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雨中花令(吴兴道中,颇厌行役,作此曲寄武林交旧)

《雨中花令(吴兴道中,颇厌行役,作此曲寄武林交旧)》是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雨细、泉生幽谷,

水满平田。

雪茧红蚕熟后,

黄云陇麦秋间。

武陵烟暖,

数声鸡犬,

别是山川。

嗟老去、倦游踪迹,

长恨华颠。

行尽吴头楚尾,

空惭万壑千岩。

不如休也,

一庵归去,

依旧云山。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周紫芝在雨中思念武林交好、对行役感到厌倦的心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和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

赏析:

该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山雨细密、泉水幽静、平田泛滥等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通过描述雪茧红蚕成熟、黄云遍布陇麦、武陵山的烟雾和鸡犬的叫声,展示了秋天的丰收和生活的繁忙。同时,诗人也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他感叹自己已经老去,对旅途的疲倦和追求的无果而感到遗憾。他认为自己在吴头、楚尾行走,却无法与万壑和千岩相比,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微不足道。最后,他提出归隐山林的建议,表达了对清净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和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恬静、思考人生的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如山川归去别是踪迹山雨倦游幽谷麦秋雪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