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太渊二首

声称籍甚自髫年,圣处闻之于膝边。

庙瑟久无人续响,国棋谁与子分先。

书经秦火讹难读,钵至曹溪靳不传。

功行满时笙鹤下,未应山泽著臞仙。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和林太渊二首

《和林太渊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声称籍甚自髫年,

圣处闻之于膝边。

庙瑟久无人续响,

国棋谁与子分先。

书经秦火讹难读,

钵至曹溪靳不传。

功行满时笙鹤下,

未应山泽著臞仙。

诗意:

刘克庄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逐渐衰落和被遗忘的忧虑之情。他声称自己自幼年时就对经典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这种了解是从圣人的膝边听来的。然而,现在庙宇中的瑟琴已经很久没有人继续弹奏了,国家象棋的传承也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局面。古籍经典被秦朝的焚书坑儒所破坏,现在即使有人读书经,也可能因为误传而难以正确理解。曹溪禅宗的钵传法脉也已经中断,无法传承下去。虽然有些人在修行中获得了成就,但他们还没有达到成仙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传承断裂的忧虑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庙瑟和国棋分别代表了古代音乐和棋艺的传承问题,而书经和钵传则象征了古代文化和宗教的传承问题。通过这些象征性的意象,作者呼吁人们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避免宝贵的文化财富逐渐消失。

此外,诗中对修行者的提及也暗示了作者对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关注。虽然有人在修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们仍未达到真正成仙的境地,这或许也是对现实中追求完美境界的人们的一种警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传统文化衰败和失传的担忧,同时反映了对修行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它呼唤人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升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林太渊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山泽圣处臞仙笙鹤声称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