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

碧柯摇曳声何许,阴阴晚凉庭院。

露湿身轻,风生翅薄,昨夜绡衣初翦。

琴丝宛转。

弄几曲新声,几番凄惋。

过雨高槐,为渠一洗故宫怨。

清虚襟度漫与,向人低诉处,幽思无限。

败叶枯形,残阳绝响,消得西风肠断。

尘情已倦。

任翻鬓云寒,缀貂金浅。

蜕羽难留,顿觉仙梦远。

作者简介(陈恕可)

(一作练恕可)字行之,自号宛委居士,越州,(一作固始)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宋度宗淳末前后)。以荫补官,咸淳中以吴县尹致仕。恕可诗,文纯正近古,亦好词,又工小篆,著有乐府补题一卷《词林纪事》传于世。

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

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

碧柯摇曳声何许,

阴阴晚凉庭院。

露湿身轻,风生翅薄,

昨夜绡衣初翦。

琴丝宛转。弄几曲新声,

几番凄惋。

过雨高槐,为渠一洗故宫怨。

清虚襟度漫与,

向人低诉处,幽思无限。

败叶枯形,残阳绝响,

消得西风肠断。

尘情已倦。

任翻鬓云寒,缀貂金浅。

蜕羽难留,顿觉仙梦远。

中文译文:

翠绿的竹叶摇曳声从何处传来,

幽暗的晚凉落在庭院里。

露水湿润轻盈的身躯,

微风吹拂薄薄的翅膀,

细密的绸衣剪裁得刚刚好。

琴弦宛如转动,弹奏出新的曲调,

几次唤起凄惋之情。

雨后的高槐树,为这只蝉洗去往昔的宫廷怨恨。

清澈的虚空中,如何能够容下人间的沉思和无限思念。

败落的叶子变得干瘪,残阳的余辉渐渐消失,

西风吹起,叫人心肠断裂。

对尘世的情感已经疲倦,

任由斑驳发丝寒冷翻飞,

佩戴浅浅金貂,

羽翼难以停留,顿时感觉仙梦遥远。

诗意和赏析:

这首《齐天乐》写的是宋代诗人陈恕可对夏日蝉鸣的描绘和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摹出夜晚凉爽的庭院,以及蝉鸣声在其中飘荡。“碧柯摇曳声何许”,给人以清幽的感受。

通过夜晚的凉爽和蝉声的婉转,诗人引发了自己的情感。他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人间烦恼的厌倦。在诗中,“昨夜绡衣初翦”和“过雨高槐,为渠一洗故宫怨”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心中积压的怨恨的消散。

诗人以清虚的心境感受着幽思和无尽的思念,同时也意识到人世间的浮华和尘缘已经让他厌倦,“尘情已倦”。他内心追求的是清净的境界,“清虚襟度漫与”,但在人世间却难以实现。

诗人通过描写蝉的一生变迁,抒发了对终极归宿的思考和对仙境的向往。蝉鸣象征着短暂的美好,而它的败落和消失也让诗人感慨万分。“败叶枯形,残阳绝响,消得西风肠断”表达了对短暂美好的珍惜和对瞬息即逝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尘世变幻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清净和仙境的向往。诗中使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动静相间的场景和饱满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的交融,并引发对生命、时光和幻化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庭院摇曳宛转新声凄惋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