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女行

寒女命自薄,生来多贱微。

家贫人不聘,一身无所归。

养蚕多苦心,茧熟他人丝。

织素徒苦力,素成他人衣。

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

终日著罗绮,何曾识机杼。

清夜闻歌声,听之泪如雨。

他人如何欢,我意又何苦。

所以问皇天,皇天竟无语。

作者简介(邵谒)

邵谒 唐(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广东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寒女行

诗词《寒女行》是唐代诗人邵谒所作,表达了一个贫困寒苦的女子命运的凄凉和无奈。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苦的女子自己生命薄弱,

出生时就是卑微贱微的状态。

家境贫穷,没有人来娶嫁,

一身无依无归。

养蚕是她辛勤的努力,

茧子成熟了,却是为他人做丝线。

织绸缎只是徒劳,辛苦并没有回报,

素绢成为他人的衣裳。

富贵人家的女子,

天生就有主人宠爱。

整天穿着锦绣绸缎,

却从未接触过机杼。

在寂静的夜晚听到歌声,

倾听时眼泪如雨下。

别人享受欢乐时,

我又何必痛苦呢。

于是我向天问,

天却无语回答。

诗意和赏析:

《寒女行》描述了一个寒苦女子的命运和处境。诗中的女子家境贫穷,没有接受到教育,生活困顿,命运多舛。她辛勤地养蚕,织绸缎,但最终得到的只是苦劳而没有成就。而那些出身富贵的女子则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她们不用辛劳却能穿着锦绣,骄纵奢侈。女子在寂静的夜晚听到歌声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孤寂,她们不能享受喜悦,却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女子向天问责,却得到了沉默的回答。

整首诗以寒女命运的凄凉为主题,反映了唐代社会下贫寒女子生活的困境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辛苦和命运的不公,表达了一种对社会不平等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与无法接受的愤慨。这首诗词写实了社会底层妇女的疾苦和命运困顿,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很好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困妇女的生活状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家贫养蚕苦心苦力他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