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春去春来谁作主

春去春来谁作主。

怨他昨夜江头雨。

把酒问春春不语。

头懒举,乱红飞过秋千去。

芳草澹烟江上路。

鹧鸪声里斜阳暮。

风外榆钱无意绪。

空自舞。

如何买得青春住。

作者简介(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渔家傲·春去春来谁作主

《渔家傲·春去春来谁作主》是金朝时期段克己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去春来谁作主,

谴责昨夜江头的雨。

举起酒杯询问春天,春天却不作声。

头痛欲裂,纷纷的花瓣飘过秋千。

芳草茂盛,江上的路被淡淡的烟雾笼罩。

鹧鸪的叫声里,夕阳斜照,天色渐渐暮色蔓延。

风中的榆树钱毫无意义,

只有空荡荡的自我独舞。

如何才能买下青春的寄托,使它停留下来。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天来去,由谁主导?

责怪昨夜江边的雨水。

我举杯问候春天,而春天却默不作声。

头痛欲裂,纷纷花瓣飞舞过秋千。

芳草茂盛,江上的路被淡淡烟雾笼罩。

鹧鸪的鸣叫声中,夕阳斜照,天色渐暮。

风中的榆钱毫无意义,只有空自舞动。

如何才能买下青春的居所,使其停留下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时光流转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主人公面对春天离去和到来的变幻,感到困惑和无奈。他抱怨昨夜的雨水,暗示了他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不愉快的经历的抱怨。

诗人举起酒杯询问春天,但春天却无声无息,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冷漠和无情的抱怨。诗中的头痛欲裂、花瓣飘落的描写,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迷茫。

诗中描述了春天的离去和秋天的到来,芳草茂盛、江上的路被烟雾笼罩,夕阳斜照的景象。这些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变迁,以及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思考。风中的榆钱毫无意义,只有空自舞动,折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青春逝去的无奈和无力感。诗人在问如何才能买下青春的居所,使其停留下来,表达了对于逝去的青春和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渴望。

整首诗词以流畅的句子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消逝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和不可逆转性质的思索。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的深思和珍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渔家傲·春去春来谁作主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青春秋千乱红飞过不语意绪榆钱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