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广陵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

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

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作者简介(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客广陵

客广陵

楼头广陵近,

九月在南徐。

秋色明海县,

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

昨日度江书。

为问易名叟,

垂纶不见鱼。

译文:

离开楼顶广陵近,

九月时在南徐。

秋景照亮了海县,

朝霞升起在里闾。

夜晚帆船归楚客,

昨天才渡过江来传书。

想问名士已然老去,

垂钓竟看不见鱼。

诗意:

这首诗以南京广陵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南方秋天的景象。诗人看到了明媚的秋光照亮了海县,寒烟起在里闾,但他内心沉思着。他看到一位归楚的客人夜晚乘船回来,而昨天他才刚刚渡江去传书。诗人心中涌起疑问,他想向那位名士询问一些问题,但却不见他垂钓所得的鱼。整首诗揭示出诗人的忧思和对时光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离愁别绪和时光的流转感。诗人以广陵为背景,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他用秋天的景色来勾勒自己的心境,通过描写归楚客人和名士垂钓不见鱼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忧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既表达了人情况味,又显露出诗人内心对时光流转的触动。同时,诗人运用寥寥数语,将景物与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见秋色寒烟易名里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