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彭祖楼

城上危楼江上城,风流千载擅佳名。

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

乔木下泉余故国,黄鹂白鸟解人情。

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登彭祖楼

《登彭祖楼》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登上彭祖楼的景象,以及城市的壮丽景色和壮士们的秋思。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上彭祖楼,俯瞰城市,楼台危险高耸在江上,久负盛名的风采已经传扬千载。江水波涛汹涌,融合了汴河和泗水的浩渺,宛如浮在辽阔苍穹之上;青山融入蓝天,焕发出明亮的光芒。

高大的乔木下面,流泉仍然滋润着我曾经的故乡,黄鹂和白鸟的歌声诠释着人们的情感。需要明白的是,壮士们常怀秋思,他们的豪情壮志常常在秋天迸发,却不以文采来显示自己,然而这已经让世人感到惊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登上彭祖楼所见所感,展现了城市的壮丽景色和壮士们的情怀。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壮士们内心的豪情和秋思之情。整首诗意深远,既展现了城市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壮士们不凡的气概和情感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登彭祖楼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故国风流文章壮士人情乔木秋思白鸟须知不露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