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访华雪严不遇

水落寒林山骨瘦。

湘江风细波纹皱。

何处携琴何处酒。

惆怅久。

乱鸦啼断烟中柳。

茅屋萧萧连瓮牖。

半檐寒旭闲清昼。

归路梅花香满袖。

诗未就。

青山笑我云回首。

作者简介(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渔家傲 访华雪严不遇

《渔家傲 访华雪严不遇》是元代诗人许有壬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落寒林山骨瘦。

湘江风细波纹皱。

何处携琴何处酒。

惆怅久。

乱鸦啼断烟中柳。

茅屋萧萧连瓮牖。

半檐寒旭闲清昼。

归路梅花香满袖。

诗未就。

青山笑我云回首。

译文:

水退尽时,寒冷的山林显得瘦弱。

湘江的风吹过,细小的波纹起伏皱褶。

无论去哪里,带着琴,带着酒。

长时间的惆怅。

乱鸦啼叫声戛然而止,柳树在烟雾中疏落。

茅屋里空旷,通过小窗户可以看到连续的瓮牖。

半边屋檐下,寒冷的旭日悠闲地度过清晨。

回家的路上,梅花的香气满满地装满袖子。

诗还未完成。

青山笑我迷失在云雾中回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家人孤寂而自傲的形象,他游荡在湘江的边缘,享受着自由和宁静的生活。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渔家人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写到水退尽时,山林显得瘦弱,表现出寒冷的氛围,也映衬出渔家人与寒冷环境的对比。接着,描述湘江风细,波纹皱褶,展示了渔家人对细微之物的敏感和关注,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感知。

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渔家人随处携琴、携酒,寻找自己的乐趣和归宿。然而,他内心中的惆怅久久不能散去,这可能意味着他对生活中某些事物的失落或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与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写到茅屋中的凄凉景象,以及晨光的寂静和温暖,这些描写增强了渔家人孤独自傲的形象。最后两句以梅花的香气满袖和青山笑我云回首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追求的无奈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强调了渔家人超然的态度和对世俗的嘲笑。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渔家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和对自然、人生的思考。渔家人的自傲和超然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这首诗具有独特的韵味,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恬静和思考的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渔家傲 访华雪严不遇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回首青山萧萧波纹惆怅茅屋归路山骨梅花香瓮牖闲清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