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丁谓)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通籍后丁谓官运亨通,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加枢密直学士。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生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节度使,衣锦归里,“建节本镇,一时为荣”。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雁
《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丁谓。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避缴非无意,随阳自有期。
飞霜联伯仲,叫月应壎篪。
小雅宣王什,登歌武帝辞。
青冥时矫翼,燕雀尔焉知。
诗意:
这首诗词以雁为主题,通过描绘雁的群体行为和飞翔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诗人通过雁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雁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由、顺应自然的精神。首句“避缴非无意,随阳自有期”表达了诗人不愿受制于人,追求自主的态度。诗中的“飞霜联伯仲,叫月应壎篪”描绘了雁群飞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力量。接着,“小雅宣王什,登歌武帝辞”描述了雁以歌声传达自己的心声,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青冥时矫翼,燕雀尔焉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眼光的不屑,认为只有真正追求自由的人能够理解他们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雁的形象隐喻了人类的精神追求,通过雁的飞行和歌声,表达了对自由、团结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词平实自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追求理想的呼唤,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