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祐和尚故居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

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

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作者简介(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题灵祐和尚故居

诗词《题灵祐和尚故居》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叹逝翻悲有此身,

禅房寂寞见流尘。

多时行径空秋草,

几日浮生哭故人。

风竹自吟遥入磬,

雨花随泪共沾巾。

残经窗下依然在,

忆得山中问许询。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刘长卿对灵祐和尚故居的思念之情。诗人感慨时光的流转,人生的短暂,自己的禅房孤寂,看到尘埃的飘动,心生悲伤。多年来的行径都化作了虚无,秋草凄凉。几天前才跟故人分别,现在却得哭故人。风声和竹声在自我吟唱,入耳如磬声那般遥远;眼泪像雨花一样淋湿了巾帕。尽管现在和故人分隔,但他们的交谈和交流似乎仍然在窗下残留着。回忆起在山中与许询的问答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叙事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灵祐和尚故居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人在描述自己禅房的寂寞和尘埃的流动的同时,通过对行径的虚无和浮生的短暂的揭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风竹自吟和雨花随泪的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孤寂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窗下残留的经书和回忆山中与故人的对话,展现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切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故人禅房此身行径雨花流尘叹逝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