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用僧期不来,子午针头误。

沉迷负所传,老去眼隔雾。

言甘说中少,见陋遭时恶。

三椽当道架,山色翠回互。

空旷管人守,有欲绝反顾。

岂无世事非,何能日如故。

昨收松下书,欲见展心晤。

遍寻莫知踪,望极柏山路。

马荒人亦倦,酒熟秋垂暮。

浮身真是浮,参取折芦渡。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是宋代董嗣杲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僧人期待的时机未能到来,

子午针头的错误使一切化为泡影。

沉迷于自身所传的知识,

年老时眼前雾霭重重。

言辞虽然甘美,但说中的人却寥寥无几,

见识短浅,遭遇时世的恶果。

三椽构成的门槛,正好挡在前进的道路上,

山色青翠,回环交织。

空旷的空间中,守护着管束的人,

但他内心却充满了欲望,难以自拔。

难道世事就没有凡俗之外的存在吗?

如何能够一日如故般平静度过?

昨天收到了松树下的一封书信,

渴望见到对方,交流心灵的契合。

四处寻觅,却无从得知踪迹,

眺望远方极远的柏树山路。

马匹疲惫,人们也感到厌倦,

酒已经醇熟,秋日渐渐垂暮。

漂泊的身影,真实却又虚幻,

参与其中,折断芦苇,渡过河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风水僧的遭遇和心境。他期待着一个重要的时机,然而却因为微小的差错而失去了一切。他沉迷于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年老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局限。诗中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时代的痛苦感受。诗人以山色回环、极远的柏树山路等意象,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的折断芦苇和渡过河流象征着他在世事中的辗转和奋斗。整首诗以幽远的意境、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山色沉迷僧期针头翠回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