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兄新竹韵

丛竹太踠跧,一鞭忽伸脚。

穿石作斜势,朝宗意穆若。

片绿吐新梢,员粉露残箨。

今年造化深,稚子六七作。

群居不嫌密,独步岂疎略。

是为石笋瑞,不负岁寒约。

清标凛三世,有倡不予酢。

谁与共栽培,莫至风声落。

怀古不成寐,伤今政作恶。

纵有题诗人,人面定非昨。

和伯兄新竹韵

《和伯兄新竹韵》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丛竹太踠跧,

一鞭忽伸脚。

穿石作斜势,

朝宗意穆若。

片绿吐新梢,

员粉露残箨。

今年造化深,

稚子六七作。

群居不嫌密,

独步岂疎略。

是为石笋瑞,

不负岁寒约。

清标凛三世,

有倡不予酢。

谁与共栽培,

莫至风声落。

怀古不成寐,

伤今政作恶。

纵有题诗人,

人面定非昨。

【译文】

茂密的竹林中,一根竹鞭突然伸出,仿佛有意诉说。它穿透石缝,姿态斜斜倚立,宛如向朝宗致敬,意境庄严肃穆。

嫩绿的新芽吐露出来,叶片上还挂着残留的露珠。今年的造化真是奇妙,像是稚子们勃发生长,成群结队地竖立起来。

它们紧密地群居在一起,彼此不嫌拥挤,独自一根竹笋岂会显得孤单。它们被视为瑞兆,不负岁寒的约定。

这些竹笋清秀挺拔,展示了三代人的威严,有声有色的歌唱不需要酒浆。谁能与之共同培养呢?不容许风声的落下。

思念过去无法入眠,对于现今的政治败坏感到痛心。即使有人题诗,他们的容颜也定然不同于昨日。

【诗意和赏析】

《和伯兄新竹韵》描绘了一片茂密的竹林,以及竹笋的生长过程。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时代的反思。

诗中的竹笋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们嫩绿的新芽和挺拔的身姿,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顽强的生长精神。即使在严寒的岁月里,它们也能茁壮成长,展示了瑞兆的美好。

作者通过竹笋的形象,对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和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的心情既有对过去的留恋,又有对当下的失望,对时代的政治现实感到痛心疾首。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竹笋的威严和生命力,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伯兄新竹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造化稚子穿石宗意伸脚踠跧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