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铜陵

顿舟古铜官,昼夜风雨黑。

洪波漰奔去,天地无限隔。

船人谨维笮,何暇思挂席。

凭江裂嵌空,中有暗水滴。

洞视不敢前,潭潭蛟龙宅。

网师登长鱣,贾我腥釜鬲。

斑斑被文章,突兀喙三尺。

言语竟不通,噞喁亦何益。

魁梧类长者,卒以筌饵得。

浮沉江湖中,波友永相失。

有生甚苦相,细大更噉食。

安得无垢称,对榻忘语默。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阻风铜陵

《阻风铜陵》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阻风铜陵

顿舟古铜官,

昼夜风雨黑。

洪波漰奔去,

天地无限隔。

船人谨维笮,

何暇思挂席。

凭江裂嵌空,

中有暗水滴。

洞视不敢前,

潭潭蛟龙宅。

网师登长鱣,

贾我腥釜鬲。

斑斑被文章,

突兀喙三尺。

言语竟不通,

噞喁亦何益。

魁梧类长者,

卒以筌饵得。

浮沉江湖中,

波友永相失。

有生甚苦相,

细大更噉食。

安得无垢称,

对榻忘语默。

诗词中文译文:

《阻风铜陵》

停船在古老的铜陵,

昼夜间风雨肆虐黑暗。

巨浪汹涌奔流而去,

天地间无尽的隔绝。

船上的人小心地掌舵,

哪有时间去想挂席帷帐。

依靠江面望着远空,

其中暗藏着滴水落下。

凝视着不敢再前进,

深潭中蛟龙居住着。

渔网师傅登上长鱼,

我贾人在腥味的釜鬲中。

斑斑地遭受着文人的嘲讽,

喙突兀地有三尺之长。

言语竟然无法相通,

噪音喁喁又有何益。

魁梧的长者们,

最终用诱饵获得了筌。

在江湖中漂泊沉浮,

波友永远相互失散。

生命间彼此相难,

细小的吞食大的。

安得到无垢之名,

对着床榻忘却言语默默。

诗意和赏析:

黄庭坚的《阻风铜陵》是一首意境深远、寓意丰富的诗词。诗中以船行江湖为背景,表达了人生在风雨中的坎坷与困顿,以及个体在世界的无尽隔绝中的迷茫和无奈。诗人通过具象的描写,展示了江湖中的各种生命形态和相互之间的纷争、竞争,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痛苦和残酷。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暗水滴、蛟龙宅、腥釜鬲等,形象地描绘了江湖中的险恶和不可预测性。诗人抒发了对言语的无奈和沟通的困难,以及对虚伪文人的讽刺。最后,诗人通过“安得无垢称,对榻忘语默”表达了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描绘江湖世界的残酷和人生的艰辛,通过描写船行江湖、巨浪奔涌的景象,以及船人面对风雨的艰难情境,传达出人们在世间行船般的困境和无奈。同时,诗中融入了对江湖生活的描绘,描述了蛟龙、长鱼等生物,以及网师、贾人等职业形象,展现了江湖中各种生命的存在和相互之间的纷争。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虚妄,以及对真正宁静和纯粹的向往。

整首诗词构思独特,意境深远,通过对江湖世界的描写,展示了人生的坎坷和困顿,同时反思了社会中的虚伪和沟通的困难。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对比的手法,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和表现力,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阻风铜陵》以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刻画了江湖世界中的坎坷和困顿,同时表达了对真正宁静和纯粹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对风雨中船行江湖的描绘,展示了人生的辛酸和无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具有深刻的诗意和启迪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阻风铜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风雨天地水滴挂席嵌空铜官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