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宣州周录事

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

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

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

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

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

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作者简介(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送宣州周录事

《送宣州周录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讲述了诗人与周录事相识相交并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诗人描述了周录事在清朝时期热爱儒学,而又与宣州相关的身份。在漫长的游历途中,他在长安结识了诗人,并成为了好友。在与众多英豪的相聚中告别,在塞城的边境相送,诗人坐在高车上眺望着长长的道路,每天行进都被尘土风暴所伴随。诗人回忆起曾经一起欢宴的美好时光,也看过了美丽的芳林春景。此时的分别,使吴与秦之间远离对方成为了遥远的回忆,只剩下彼此看不见的运命。

在结束的部分,诗人提到只有坚守令德,才能解除内心的忧郁。而对于未来是否还能相见,诗人则持着一种怀疑和期待的态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相聚相别的情景,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唐代以诗人真情实感的描写和对友谊的重视而闻名,这首诗也是其中的一例。诗人通过描写友谊的赞美和离别的伤感,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看重,并对将来的相见心怀忧虑。这首诗意境高远,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篇。

诗词翻译:

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

在清朝时期重视儒学,有关宣州府的相关事务。

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

在长安短暂的漫游中,终于交到了一个朋友。

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

英豪们聚集在一起,相送到塞城边界。

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

坐在高车上行进在漫长的道路上,每天都是尘土飞扬。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回忆起过去的夜晚宴会,已经度过了美丽的春天。

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

从此分别,吴与秦成为了遥远的回忆。

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

只能看着时间推移,不知道能否再相见。

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只有坚守令德,才能解除内心的忧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风尘英豪伊人始得云集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