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阳春意未多。

作者简介(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曲江

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

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

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

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

若比阳春意未多。

中文译文:

望着延平时常经过的翠辇,

如今已经不再出现,

只能听到子夜里鬼魂的悲歌。

金马车不再返回,

倾城的容颜荡然无存,

玉殿仅存的影子也消散在下苑的波浪中。

回想起昔日在华亭的一声白鹤的鸣叫,

我心中产生了死亡的感觉。

难舍对王室的忧虑,

我就像铜驼一般泪流满面。

天地混然一片荒芜变化,

我的心虽然屈曲,

但不比阳春多出半点柔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寂寞而沧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曾经繁华的景象已经消逝不见,只能在寂静的夜晚听到鬼魂的悲歌。延平时的翠辇、金舆和倾城的容颜都已经成为过去,留下的只有玉殿的影子在波澜之中破碎散开。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通过回忆所感受到的死亡的危机感,以及对王室困境的忧虑。华亭是王室的象征,那声白鹤的叫声在作者心中仿佛传递出了死亡的信息。

最后两句说天地变化,万物荒芜,虽然心灵受到一些创伤,

但作者认为自己并没有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依然怀揣着阳春般的温柔和期待。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时光流逝,人事易变的主题,展示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王室悲歌望断天荒翠辇金舆倾城色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