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草堂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作者简介(常建)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张天师草堂

中文译文:

张天师的草堂

灵溪上有一处幽静的宴会场所,

静静地依倚在一棵枯松的树根旁。

草药环绕在方丈周围,

瀑布泉水飞来到门前。

四方气息隔绝了酷暑,

两山峰改变了明显的昼夜。

深夜的时候,月光短暂地明亮,

亭子里的酒神刚刚升起。

这里是信奉天神的人居住的地方,

幽静、宁静,毫无喧嚣。

万壑应该会回响钟声,

各个山峰接通了一个魂灵。

于是,我登上仙子谷,

因为陶渊明醉卧在田野中瓶中。

这时节展开了一本玉书,

幻化出飞舞的天籁之言。

心境融入其中,亦无余影,

目光则专注而不分心。

忽然,我就与天际相接,

空旷、荒凉的南轩瞬间展开。

诗意和赏析:

《张天师草堂》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作品之一。诗中描绘了灵溪上的一处草堂,这里宴会清宇、幽静宁静,被认为是天神居住的地方。诗人以自然景物和神秘的氛围来表达了对于宁静和灵性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描述了自己与天际相接的奇妙体验。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意境的交织,展现了常建深邃的思想和超脱尘俗的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方丈亭午炎热四气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