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考功江东漕

分部设将漕,黊旒寄聪明。

直须撼山岳,亡但采畸赢。

而况江以东,襟淮翼吴荆。

民力九十空,所恃人为城。

南宫辍望郎,方输饷连营。

荧煌鹊锦袍,明日趋遐征。

阳春脚未到,淑气先流莺。

向来嵇中散,仅试薶九京。

阿兄亦未究,有书今在楹。

驱车踏前轨,若木以为程。

千里隔香案,洗目观澄清。

送王考功江东漕

《送王考功江东漕》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送别王考功往江东主持漕运为题材,表达了对王考功的赞美和祝愿,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形势和民生状况的关切。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王考功江东漕,朝代:宋代,作者:魏了翁

分部设将漕,黊旒寄聪明。

直须撼山岳,亡但采畸赢。

而况江以东,襟淮翼吴荆。

民力九十空,所恃人为城。

南宫辍望郎,方输饷连营。

荧煌鹊锦袍,明日趋遐征。

阳春脚未到,淑气先流莺。

向来嵇中散,仅试薶九京。

阿兄亦未究,有书今在楹。

驱车踏前轨,若木以为程。

千里隔香案,洗目观澄清。

诗意和赏析:

《送王考功江东漕》通过送别王考功往江东主持漕运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王考功的敬佩和祝愿。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的国家形势和民生状况,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期望。

首先,诗中提到了漕运的重要性,将其比喻为撼动山岳的任务,强调了王考功的聪明才智和胆识。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王考功能够充分利用各地资源,采取合理政策,促进国家繁荣的期望。

其次,诗中描绘了江东地区的地理环境,襟淮翼吴荆,强调了该地区的重要性和辐射影响力。然而,作者也表达了对当时民力空虚的担忧,指出人民力量的薄弱,只能依靠城防来维护国家的安全。

诗中还描绘了南宫辍望郎,明日趋遐征的情景,预示着王考功即将展开辛勤的漕运工作。荧煌鹊锦袍,明日趋遐征,表达了对王考功未来辉煌成就的祝愿和期待。

最后几句诗中,作者提到了自己和王考功的友情,称其为阿兄,表示对他的关心和期待。诗中还提到了有关书籍现存的事实,暗示了作者对王考功能够广泛涉猎知识,充实自己的期望。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王考功的赞美和祝愿,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通过对漕运工作的描绘,诗中展示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康的期望,以及对王考功能够胜任重任的信心和赞扬。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王考功江东漕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人为而况直须民力山岳聪明分部采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