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闻笛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

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作者简介(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江上闻笛

《江上闻笛》是唐代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在江上听到横笛的声音,让人联想到离别和思乡之情。

诗意:

诗中的主人公乘着小船漂泊在江上,听着横笛在夜晚的江上回响。他听到了横笛的声音,让他回忆起了离别的思绪。他对横笛的声音感到难以忍受,因为它让他想到了故乡的远方和离别的痛苦。他在无尽的夜晚中,只能通过听笛声来感受故乡的温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上听到横笛声的情景,通过声音的传递,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的痛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描绘了笛声回荡在山谷间的情景,给人一种深远宏大的感觉。同时,作者还通过对自己心情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心灵的距离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总而言之,《江上闻笛》这首诗通过描绘横笛的声音回响在江上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与思乡的情感。通过极富情感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赋予了诗歌以深刻的意义和表现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相去横笛扁舟寥寥遥传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