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吟

荏苒秋光虚度,玩月池台,登高楼阁。

风传霜信,遍送晓寒侵幕。

凄凉细雨,洒窗飘户,漏永更长,枕单衾薄。

梦里惊鸿唤起,坐对寒缸,犹听晨漏残角。

先自宿酲似病,共愁造合滋味恶。

虽有丁宁语,怕旁人多口,还类金铄。

如斯情绪,戚戚怎禁牢落。

纵欲凭江鱼寄往,漫霜毫频握,几时得见,诸事都记著。

作者简介(杨泽民)

南宋乐安人。著有《和清真词》,时人合周邦彦、方千里词刻之,号三英集。作品有《瑞龙吟》、《琐窗寒》、《风流子 》、《渡江云》、《应天长 》、《荔枝香》、《还京乐》、《扫花游》、《玲珑四犯 》、《解连环》等。

丹凤吟

《丹凤吟》

荏苒秋光虚度,

玩月池台,登高楼阁。

风传霜信,遍送晓寒侵幕。

凄凉细雨,洒窗飘户,

漏永更长,枕单衾薄。

梦里惊鸿唤起,

坐对寒缸,犹听晨漏残角。

先自宿酲似病,

共愁造合滋味恶。

虽有丁宁语,怕旁人多口,

还类金铄。

如斯情绪,戚戚怎禁牢落。

纵欲凭江鱼寄往,

漫霜毫频握,几时得见,

诸事都记著。

中文译文:

秋天光景逝去很快,

我欣赏着月亮,来到池塘台阶,登上高楼。

风传递着霜的消息,晓寒侵入幕帘。

凄凉的细雨洒落在窗户上飘荡,

漏水声永远地响着,枕头和被子薄如蝉翼。

在梦中醒来,听到鹤鸣惊醒,

坐在寒冷的水缸旁,还能听到晨钟留下的最后一声。

先前喝得醉醺醺,仿佛生病一般,

与你共同忧愁,心情愈发痛苦。

虽然有人安慰你,但怕被旁人传为笑柄,

还像金银的熔炼过程一样。

这种情绪,真是悲戚难禁。

就算沉湎于江鱼之欲望,

也仅是遥寄,如同频繁握住一片霜,

何时才能见到你,

所有的事情都牢牢记在心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寥凄凉的秋天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忧伤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玩月池台、登高楼阁等,创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细雨洒窗、漏水声长久不断,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孤独相呼应。诗中还描写了惊鸿醒梦、商议愁苦等情节,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寂寥和忧伤。诗的最后,诗人借用了寄往江鱼的意象,表达了与世隔绝的心境,同时也象征了情感的疏离和无法达到的渴望。整首诗情绪沉郁,意境凄凉,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和意象的运用,成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凄凉楼阁登高细雨唤起虚度荏苒飘户寒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