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

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

作者简介(张祜)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

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大觉禅师的影堂,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和境界。诗中通过对禅宗思想的探索,表达了超越尘世的境界和人我之间的超越性。禅师超然于尘世之外,脱离了纷扰的尘埃,进入了超脱的境界。他认识到相对的存在是虚幻的,观照身体本身也不是真实的存在。禅宗的教义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旧的环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最后两句表达了外人对禅师影子的误解,但禅师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影子并非真实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禅宗思想的运用,表达了超越尘世的境界和人我之间的超越性。禅宗思想强调超越相对的存在,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性。诗中的禅师超脱了尘世的纷扰,超然于一切,谢绝了尘埃的扰动。他通过禅修的方法,认识到相对的存在是虚幻的,观照身体本身也是一种错觉。禅宗的教义并没有被时光抹去,而是在旧的环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体现了禅宗的传承和发展。最后两句表达了外人对禅师影子的误解,他们错误地认为影子是真实存在的,但禅师对此并不在意,因为他已经认识到了相对的虚幻性。

整首诗词以简练、精炼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的核心,既有禅宗的哲理深度,又有诗词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对禅宗境界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超越尘世的宁静和超脱的境界。这首诗词的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超然彼岸观身非相岂是身空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