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姑熟口

杳杳金陵路,难禁欲断魂。

雨晴山有态,风晚水无痕。

远色千樯岸,愁声一笛村。

如何遣怀抱,诗毕自开尊。

作者简介(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泊姑熟口

《泊姑熟口》中文译文:

杳杳金陵路,

远离故乡,

难以忍受思念之苦。

雨过后山脉呈现出新的姿态,

夜晚的风吹过水面,

却没有留下痕迹。

远处的渡口上有千帆点点,

村庄里传来一阵阵忧愁的歌声。

我应该如何释放内心的忧愁,

只有把诗一首首地写完,

方才能开怀畅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陌生异乡的游子的内心情感。诗人离开金陵,离开故乡,思念之情难以抑制,使他的心魂都感到痛苦。然而,雨过后的山脉展现出一种新的姿态,夜晚的风吹过水面时,却没有留下痕迹,这种景象进一步凸显了游子内心的孤寂和无处诉说的苦痛。他在远处看到渡口上千帆点点,听到村庄里传来的忧愁歌声,心中的忧愁如何才能释放呢?诗人提到只有把诗写完,才能开怀畅饮,这似乎表明他将通过写诗来释放内心的忧愁,舒解思乡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透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异地生活的苦闷之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渔村景色,诗人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忧愁转化为诗意,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情感,寻找心灵的寄托。这首诗通过婉转的语言和意象,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游子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与无奈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断魂杳杳怀抱无痕远色愁声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