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灵山应田叟

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

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

泊舟问溪口,言语皆哑咬。

土俗不尚农,岂暇论肥硗。

莫徭射禽兽,浮客烹鱼鲛。

余亦罘罝人,获麋今尚苞。

敬君中国来,愿以充其庖。

日入闻虎斗,空山满咆哮。

怀人虽共安,异域终难交。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为肴。

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作者简介(常建)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空灵山应田叟

《空灵山应田叟》是唐代诗人常建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南没有村落,山间却有很多茅草屋。这里的人们朴实无华,如同太古时代的人一样,住在鸟巢中。放牧的童子唱着巴歌,野老也吟唱着嘲笑之曲。我停船问渔夫,他们说话却都结结巴巴,含糊不清。这里的人们不重视农耕,也无暇讨论谷类粮食的肥瘦。他们也不关心捕射禽兽,只将捕获的鱼虾烹煮。我也是一个捕鱼的人,现今却仍穷困潦倒。尊敬的朋友,你从中国来,愿意带些食物来填补他们的饥肠。夕阳落下时,传来虎豹搏斗的声音,空山中回荡着咆哮声。虽与亲友团聚,但异国的人终究难以交流。清水可洗净心灵的污浊,采采薇草作为美食。拖着绳索,背着落日,江风呼啸着吹过树梢。

这首诗以湖南质朴淳厚的山间生活为题材,表达了山间人们质朴简单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宜居之美。常建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结合,以对比形式突出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他乡的感慨。通过描绘与描述,给人一种寂静、淡泊和超脱尘世之感。整首诗字字珠玑,意境深远,纵观全诗,以山水自然和人文互动为主线,展现出怀旧之情、冷峻之境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牧童言语鸟巢村落献嘲淳朴山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