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少海旌旗落照中,沙陀兵马雁门雄。

朝宗久废诸侯礼,翊戴方尊节度功。

今日岂宜求骑劫,当年应失倚全忠。

丹书铁券存终始,万古山河带砺同。

作者简介(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即事

《即事》

少海旌旗落照中,

沙陀兵马雁门雄。

朝宗久废诸侯礼,

翊戴方尊节度功。

今日岂宜求骑劫,

当年应失倚全忠。

丹书铁券存终始,

万古山河带砺同。

中文译文:

在夕阳西下的少海,

旌旗随着天色渐暗。

沙陀的兵马在雁门威武雄壮。

朝廷久已遗忘尊崇诸侯的礼仪,

赞扬节度使的功绩。

今天的时代并不适合追求骑劫之功,

当年的忠诚也许已经丧失。

但丹书铁券的信誉始终存在,

山河万古都承载着历练和坚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贝琼的作品,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现状的思考和对忠诚和荣誉的赞美。

诗中描述了夕阳下的少海,旌旗随着天色渐暗,给人一种辞旧迎新、时代更迭的感觉。沙陀兵马在雁门展现了威武雄壮的形象,凸显了战争和武力的重要性。

然而,作者指出朝廷已经废弃了尊崇诸侯的礼仪,忽视了节度使的功绩。这反映了社会政治的腐败和对传统价值的忽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政府失职的不满。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暗示当今时代不再追求骑劫之功,而过去的忠诚和信誉也许已经消失。然而,丹书铁券的存续象征着忠诚和约束的力量,而山河万古则象征着历史的长久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政治的忧虑和对忠诚、信誉的赞美。它提醒人们应该珍视传统价值观,并以坚定的信念和品质去应对现实的挑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即事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诸侯落照旌旗朝宗兵马终始少海应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