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作者简介(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暮春

《暮春》

卧病拥塞在峡中,

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

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

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

挟子翻飞还一丛。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躺病在峡中拥塞着,

潇湘洞庭虚无所见。

楚天不停四时的雨,

巫山峡谷吹一千里的风。

沙上的草阁柳丛新暗,

城边的野池莲即将绽红。

暮春的鸳鹭站在洲渚上,

挟子翻飞又形成了一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杜甫在暮春时分躺病在峡中的情景。他描述了潇湘洞庭的虚幻景象,以及楚天连绵的四时雨和巫山峡谷吹来的千里风。同时,他也描绘了沙地上的草阁上,新柳暗影,城边的野池中,莲花即将盛开的景象。最后,他提到了暮春时分,鸳鹭站在洲渚上,挟子翻飞形成一丛的情景。整首诗意境幽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病患的无奈与愁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潇湘时雨卧病拥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