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赠次膺叔家娉娉)

娉娉闻道似轻盈。

好佳名。

也堪称。

楚观云归,重见小樊惊。

豆寇梢头春尚浅,娇未顾,已倾城。

章台休咏旧青青。

惹离情。

恨难平。

无事飞花,撩乱扑旗亭。

不似刘郎春草小,能步步,伴人行。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江城子(赠次膺叔家娉娉)

《江城子(赠次膺叔家娉娉)》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娉娉闻道似轻盈,

美名佳誉也可称。

楚国的云归来了,

再次见到小樊吓了一跳。

豆寇的花朵初开,

娇艳未经顾忌,已经征服了城池。

章台上停止吟咏过往的青春,

引发了离别的感情和难以平息的悔恨。

无事中飘落的花瓣,

纷乱地扑打在旗亭上。

与刘郎相比,他的春草虽小,

但能够一步步地伴随着人行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江城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丽、易逝的事物的感慨与思念之情。诗中的女子“娉娉”轻盈而美丽,她的名字被誉为佳名。楚国的云归,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归来,让人惊讶不已。豆寇的花朵刚刚绽放,娇艳而未经顾忌地征服了整个城池,展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美丽景象。章台上的人停止吟咏过去的青春,引发了离别的情感和无法平息的悔恨之情。无事中飘落的花瓣在旗亭上纷乱飞舞,给人一种烦乱的感觉。与刘郎相比,他的春草虽小,却能够一步步地伴随着人行走,显示出一种细腻而持久的情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美丽、离别和思念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人世间瞬息即逝的美好事物的感慨和情感。同时,诗人通过对于花瓣、云归和春草的比喻,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思考和体悟。整首诗词以简洁而优雅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美丽与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给人一种宁静而凄美的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闻道轻盈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