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闺怨诗

湘水旧言深。

征客理难寻。

独愁无处道。

长悲不自禁。

逢人憎解佩。

从来懒听音。

唯当有夜鹊。

南飞似妾心。

作者简介(阴铿)

阴铿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南征闺怨诗

诗词:《南征闺怨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阴铿

湘水旧言深。

征客理难寻。

独愁无处道。

长悲不自禁。

逢人憎解佩。

从来懒听音。

唯当有夜鹊。

南飞似妾心。

中文译文:

湘水的往事说得深刻。

征客的理由难以寻觅。

独自忧愁无人倾诉。

长久的悲伤难以自制。

遇到人们却被嫌弃。

一向不愿倾听声音。

唯有夜鹊的叫声。

飞向南方,彷佛是我的心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南北朝时期阴铿所作,表达了一位女子在南方征战中心怀忧愁、思念之情的闺怨之诗。

首先,诗中提到了湘水,它象征着诗人过去的美好回忆,引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接着,诗人提到征客,指的是南方的征战士兵,这些征客离家奔赴战场,给诗人带来了无法寻觅的痛苦和忧虑。诗人感到独自忧愁,却无处倾诉,长久的悲伤难以自制,表达了对战乱和分离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然后,诗中描述了诗人与他人相遇时的遭遇。逢人之时,他们憎恶着诗人,无法理解她的内心世界,这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痛苦。

最后,诗人提到了夜鹊,它是诗人唯一能够倾诉的对象。夜鹊的南飞,象征着诗人思乡之心的飞翔。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夜鹊的轻盈飞翔相比,表达了她内心的忧愁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女子在南征战乱中的孤独、忧愁和思乡之情。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描写,抒发了当时南北朝时期人们的离散之苦和对和平、家园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南征闺怨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难寻自禁征客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