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司法归吴

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阴。

但令意远扁舟近,不道沧江百丈深。

作者简介(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送姚司法归吴

送姚司法归吴

吴掾留觞楚郡心,

洞庭秋雨海门阴。

但令意远扁舟近,

不道沧江百丈深。

中文译文:

送姚司法回到吴国

吴国官员留住酒杯,楚郡的心思,

洞庭湖的秋雨,海门的阴影。

只让我的思念远离,而船却近在咫尺,

却不知道沧江深达百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送别姚司法返回吴国的作品。诗中,作者以清新而含蓄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姚司法的思念之情。吴国官员留住酒杯,楚郡的心思,洞庭湖的秋雨,海门的阴影,都象征着离别的忧愁和不舍之情。尽管作者希望自己的思念能够远离被送别的对象,但实际上却无法摆脱沧江之深,也象征着他对于离别的眷恋和追随者对命运的无奈。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远方的思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的辛酸和思念的苦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扁舟秋雨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