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川

九十不衰真地仙,六旬犹健亦天怜。

今年相遇莺花月,此夜同欢歌酒筵。

四座齐声和丝竹,两家随分斗金钿。

留君到晓无他意,图向君前作少年。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川

译文:在春夜的宴席上,戏赠给裴淄川

九十岁不衰的真地仙,

六旬岁数了还健壮,也让天地怜惜。

今年我们相遇在莺花和月亮下,

在这个夜晚,我们在酒宴上共同欢乐。

四座齐声伴着丝竹乐器,

两家随分竞相斗金钿。

请您在天亮之前不要离开,

为了再一次向您展示年轻时的风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以戏谑的口吻,以自嘲的态度,将自己与裴淄川作比较。白居易自称九十岁的真地仙,夸张地形容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奇迹般地保持很好的健康状况。他和裴淄川一起欢聚在春夜的宴席上,共同享受酒宴和音乐的欢乐。诗中描绘了宴席上丝竹乐器的声音和两家人争相斗金钿的场景,给人以热闹喜庆的氛围。最后,白居易邀请裴淄川留下来,无意他地说要向他展示自己年轻时的风采,表达了自己对青春的怀念和对裴淄川的敬仰之情。整首诗以戏谑的方式,既展示了白居易的幽默才智,又表达了对友谊和欢乐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少年丝竹相遇随分四座留君酒筵他意地仙不衰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