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

树头啄木常疑客,客去而瞋定不然。

脱辖已应生井沫,解衣聊复起庖烟。

平生诗酒真相污,此去文书恐独贤。

早晚西湖映华发,小舟翻动水中天。

寂寞东京月旦州,德星无复缀珠旒。

莫嗟平舆(舆音预。

)空神物,尚有西斋接胜流。

春梦屡寻湖十顷,家书新报橘千头。

雪堂亦有思归曲,为谢平生马少游。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

诗词:《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

树头啄木常疑客,

客去而瞋定不然。

脱辖已应生井沫,

解衣聊复起庖烟。

平生诗酒真相污,

此去文书恐独贤。

早晚西湖映华发,

小舟翻动水中天。

寂寞东京月旦州,

德星无复缀珠旒。

莫嗟平舆(舆音预。)空神物,

尚有西斋接胜流。

春梦屡寻湖十顷,

家书新报橘千头。

雪堂亦有思归曲,

为谢平生马少游。

中文译文:

黄鲁直次韵寄给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两首诗。

树头上的啄木鸟常常怀疑是客人,

客人离去后,愤怒的目光却并非如此。

脱下束缚已经产生污浊的水,

解开衣襟,闲坐起炉烟。

平生以来,我的诗酒真相被玷污,

离开这里,担心文书独自才华出众。

早晚西湖映照出光华,

小舟在水面上翻动,仿佛触摸天空。

孤寂的东京,月亮从旦州升起,

德星不再缀满珍珠的冠冕。

不要嗟叹轿车空虚的神物,

因为还有西斋来接待胜景的游人。

春天的梦想多次寻找湖的十顷,

家书新报告着千头橘子的消息。

雪堂中也有思乡的曲调,

感谢平生中作为游侠的少年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黄鲁直的回诗,表达了作者对黄鲁直的思念和对自己身世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树上的啄木鸟,它常常怀疑站在树下的人是不是来破坏它的家,但当人离去后,啄木鸟的愤怒却没有理由存在。这可以被视为作者对自己经历的思考,他常常被人误解和诋毁,但离开后,那些非议也将不再重要。

诗中还描绘了一种解放和释放的感觉,脱下束缚之后,生活变得自由自在,犹如水井中的泡沫逐渐升腾,一解衣襟,便有了闲适的时光。

作者自谦自己的诗酒才华被世人所玷污,离去之后,担心文人墨客们会以为他独自才华出众,这是对作者才情的深深自嘲。

诗的后半部分写到了西湖的美景和东京的寂寞。西湖在早晚时分映照出美丽的光华,小舟在水中翻动,宛如触及天空。而东京的月亮升起时,德星已不再缀满珍珠的冠冕,显得无比寂寞。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作者说自己的春梦多次寻找湖的十顷,意味着他对家乡的思念。家书中报告着千头橘子的消息,表明亲人们对他的关怀和问候。而雪堂中的思乡曲调,是对平生马少游所表达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被误解和诋毁的思考,也有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同时还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写,诗中融入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才华横溢的艺术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解衣小舟平生华发树头翻动文书真相啄木客去脱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