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碧堂

黄河一清三千年,行潦灭没昆仑源。

我当濯足万里外,却怪尘土生青天。

何如曹溪一滴水,太阿削平如砺砥。

三江五湖不敢流,沧海无风清见底。

沅湘有脉通神州,乾坤无根元气浮。

青天在下水在上,铸出一片玻璃秋。

道人对此心自定,冷射瞳光双月影。

玲珑凿开云雾窗,悟作虚空大圆镜。

作者简介(唐珙)

唐珙,字温如,元末明初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南宋义士、词人唐珏在至元中与林景熙收拾宋陵遗骨,重新安葬,并植冬青为识。在乡里以诗知名,但所作传世不多。生平仅略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 、《元诗选补遗》小传。

澄碧堂

诗词《澄碧堂》是元代诗人唐珙所作,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澄碧堂,

清澈明澈的堂屋,

黄河一清三千年,

黄河的水清澈了三千年,

行潦灭没昆仑源。

滔滔河水冲刷着昆仑山的源头。

我当濯足万里外,

我应当洗足远离这万里之外,

却怪尘土生青天。

却感叹尘土之生造就了蔚蓝的天空。

何如曹溪一滴水,

与曹溪一滴水相比如何呢,

太阿削平如砺砥。

太阿山砥平大地如同磨石一般。

三江五湖不敢流,

三江五湖都不敢流动,

沧海无风清见底。

沧海无风而清澈地见到底。

沅湘有脉通神州,

沅湘江有脉络贯穿神州大地,

乾坤无根元气浮。

乾坤世界没有根基,元气浮动。

青天在下水在上,

蔚蓝的天空在下方,水在上方,

铸出一片玻璃秋。

形成一片晶莹剔透的秋天。

道人对此心自定,

道士对于这一切心境自定,

冷射瞳光双月影。

冷静地散发出眼瞳的光芒,如同双月的倒影。

玲珑凿开云雾窗,

精致细腻地开凿云雾之窗,

悟作虚空大圆镜。

领悟出虚空即大圆镜。

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黄河、太阿山、沧海、沅湘江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超越凡尘的境界和对道理的探索。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和象征意象,以及工整的格律和韵律,给人以清新、深沉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唐珙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表达了对宇宙和道理的探索,展现出诗人的哲学情怀和崇高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见底何如不敢青天沧海尘土行潦濯足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