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驰传自青天,凭高忆往年。

阑干映水迥,埤堄与云连。

江合沅湘大,山侵楚蜀偏。

蜃郎通别井,龙女宅重渊。

日月鸿蒙里,风沙浩荡前。

骊珠秋后冷,犀火夜深燃。

张乐犹疑奏,乘槎欲并仙。

登临停去骑,宠饯惜离筵。

地气南交接,天文北极县。

赋惭王粲作,诗拟杜陵传。

渺渺衡阳雁,迢迢浪泊鸢。

早春回汉节,应得泛湖船。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是元代傅若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岳阳楼,驰传自青天。

站在高处回忆往年,阑干映照着远水,埤堄与云相连。

江河合流形成大河,山峦侵蚀着楚国和蜀地。

蜃郎通往别的井,龙女居住在深渊。

日月在鸿蒙之中,风沙在广阔的前方肆虐。

骊珠在秋天之后冷却,犀角发出深夜的光热。

张乐依然犹豫着奏乐,乘槎有意与仙人合二为一。

登临之后停下骑行,宠爱与离别的筵席令人惋惜。

地气南交汇,天文北极县。

赋诗使我惭愧,诗意仿佛杜陵传世。

渺渺的衡阳雁,迢迢的漂泊鸢。

早春回到汉朝的节日,应该乘船泛湖而行。

诗意:

《登岳阳楼》通过描绘登上岳阳楼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伤之情。诗中以山川江河、云雾风沙等自然元素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于壮丽景色的感叹和对历史的思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情之感相结合,表现出对往事的思念与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赏析:

《登岳阳楼》以崇山峻岭的岳阳楼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示了壮丽的山川和江河景色。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阑干映水、埤堄与云连等,以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山水之间的交融。诗人还描绘了蜃楼、龙女等神话传说的形象,增添了诗词的神秘色彩。

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骊珠"和"犀火"等意象,象征着珍贵而短暂的时光,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伤。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诗人自谦自己的赋诗之作,并以杜陵传世之诗为目标。

整首诗词以豪放的笔调、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离别的伤感之情。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离别的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特色,又体现了傅若金的个人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登岳阳楼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阑干青天龙女重渊埤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