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宋仲珩(三首)

丛桂在庭前,与子昔同植。

风霜昨夜紧,晨起视颜色。

庭树已凋落,桂枝一何直。

亮节自中怀,贞性非外饰。

对之思所亲,俯案不能食。

一日十二时,万虑在一刻。

寄诗非尽言,聊用明相忆。

寄宋仲珩(三首)

《寄宋仲珩(三首)》是明代郑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丛桂在庭前,与子昔同植。

茂密的桂树丛生在庭院前,与你曾经一同种植。

风霜昨夜紧,晨起视颜色。

昨夜风霜严寒,早晨起来观察你的容颜。

庭树已凋落,桂枝一何直。

庭院中的树木已经凋零,而桂枝却依然挺拔。

亮节自中怀,贞性非外饰。

高尚的品德藏于内心,不是外在的装饰。

对之思所亲,俯案不能食。

思念之情如此亲切,倚在案前却无法进食。

一日十二时,万虑在一刻。

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万种忧虑都集中在一瞬间。

寄诗非尽言,聊用明相忆。

寄托这首诗并不能表达所有的言辞,只是借此明亮地怀念你。

这首诗词表达了郑瑽对宋仲珩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桂树、庭树凋零、自身的内在品德以及一天中的短暂瞬间等元素,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的思念之情是亲切而真挚的,他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感,甚至连进食都被思念所困扰。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朴素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深刻而真实。

这首诗还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主题。庭院中的树木凋零,桂枝却依然挺拔,暗示着人事已非,但诗人对友人的情谊却依然坚定不移。诗人用一天中的短暂瞬间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强调了万种忧虑在一瞬间同时存在的感受。

整首诗以寄托诗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宋仲珩的思念之情,并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宋仲珩(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颜色不能相忆桂枝尽言风霜凋落外饰庭树贞性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