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

匹马曾经小店炊,一株玉雪映疏篱。

无言谁识含情处,有韵全看背面时。

乍见心方惊绝艳,重来人已折繁枝。

断烟残照山村路,消得刘郎一首诗。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匹马

《匹马》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匹马曾经小店炊,

一株玉雪映疏篱。

无言谁识含情处,

有韵全看背面时。

乍见心方惊绝艳,

重来人已折繁枝。

断烟残照山村路,

消得刘郎一首诗。

译文:

曾经有一匹马在小店旁炊火旁,

一株白玉般的雪映照在疏篱上。

它无言,谁能理解它内心的情感,

只有在背面观看时,才能发现它的韵味。

当初初次见到它时,心中惊叹它的绝美,

再次来到时,它已经被人摘去了繁花。

烟断了,残照映在山村的路上,

刘郎的一首诗也消失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一匹马作为主题,通过马的形象来表达人生的变幻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诗人以马作为隐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事物的怀念和无奈。

诗的开篇,诗人用“匹马曾经小店炊”来描绘马儿在小店旁边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马儿与人类的亲近关系。接着,“一株玉雪映疏篱”描绘了雪白的马和篱笆的景象,形象鲜明,给人以美的感受。

第二联“无言谁识含情处,有韵全看背面时”表达了马儿内心的情感无法被人理解的无奈之情。马儿的情感被隐藏在背后,只有仔细观看才能发现它的韵味,这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美的品味和发现的能力。

接下来的两句“乍见心方惊绝艳,重来人已折繁枝”表达了诗人初次见到马时的震撼和绝美,但当他再次回来时,已经看不到那匹马了,只剩下凋谢的花枝,这种变化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最后两句“断烟残照山村路,消得刘郎一首诗”通过描绘烟断、残照映在山村路上的景象,以及刘郎的诗消失,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事物的怀念和无奈,以及诗人对诗的价值和珍贵的认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逝去事物的无奈和怀念之情。通过马的形象,诗人将人生和时间的转变以及美好事物的短暂性表达得深情而含蓄,给人以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匹马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无言匹马繁枝玉雪小店惊绝含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