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得之闲轩

建安自古多俊髦,徐子磊落尤其豪。

论兵说剑走湖海,身勤事左无所遭。

绿林五校已屠脍,黑衣三卫羞徒劳。

归来故山便卜筑,脱弃万事轻鸿毛。

横前涧水漱哀玉,傍舍老枥藏飞猱。

山蔬何用媿梁肉,鹤氅未必输青袍。

追寒弄月有真意,慎勿轻语传儿曹。

作者简介(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徐得之闲轩

诗词:《徐得之闲轩》

作者:秦观(宋代)

建安自古多俊髦,

徐子磊落尤其豪。

论兵说剑走湖海,

身勤事左无所遭。

绿林五校已屠脍,

黑衣三卫羞徒劳。

归来故山便卜筑,

脱弃万事轻鸿毛。

横前涧水漱哀玉,

傍舍老枥藏飞猱。

山蔬何用媿梁肉,

鹤氅未必输青袍。

追寒弄月有真意,

慎勿轻语传儿曹。

中文译文:

《徐得之闲轩》

建安时代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英俊之士,

徐子磊落尤其豪放不羁。

论兵说剑,行走湖海,

他身体力行,从未遭受过挫折。

绿林五校已经屠杀殆尽,

黑衣三卫羞于无功而返。

归来故山,他打算建筑一座居所,

放弃一切繁琐事务,轻如鸿毛。

横卧在前的涧水中洗涤着哀玉,

附近的舍屋中隐藏着飞猱。

山中的野菜又何须羡慕梁肉的美味,

鹤氅也未必输给青袍。

追逐寒冷,嬉戏于月光之下,有着真正的意义,

请谨慎,不要轻易传闻给儿曹(指友人)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徐得之的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徐子磊落尤其豪放不羁,他论兵说剑,行走湖海,倡导军事和剑术,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他身勤事左,不被困厄所阻。他不愿效命于权贵,官位和功名对他来说都不重要,选择归隐故山,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中提到徐得之建筑闲轩,意味着他希望在归隐之地安享晚年。他放弃了繁琐的世事,将万事看得轻如鸿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诗中还描绘了徐得之在山中的生活景象,他在涧水中洗涤着哀玉,表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追求高尚的品质。他的邻舍有老枥树,藏有飞猱,这些都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山蔬和鹤氅,反映了徐得之不以物质享受为乐,而以山中的野菜为食,不愿与世俗的奢华相媲美。鹤氅指的是高贵的衣袍,与青袍相比也不分高低,彰显了他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两句"追寒弄月有真意,慎勿轻语传儿曹"表达了徐得之追求寒冷和月光的真正意义,警告读者不要轻易将这些心思传达给他人,以免被误解或干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徐得之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追求内心宁静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徐得之追求自由和超然境界的人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得之闲轩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归来万事绿林磊落鸿毛湖海论兵卜筑俊髦黑衣勤事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