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居寄王相公三首

禅林蝉□落,地燥可生苔。

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

饼唯餐喜悦,社已得宗雷。

还似山中日,柴门更不开。

松声高似瀑,药熟色如花。

谁道全无病,时犹不在家。

山童舂菽粉,园叟送银瓜。

谁访孙弘阁,谈玄到日斜。

气与非常合,常人争得知。

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

阁雀衔红粟,邻僧背古碑。

只应王与谢,时有沃州期。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

禅林蝉似落,地干可生苔。

美句懒整理,清风哪里来。

饼只须宴喜,社群已入灾。

还像山间日,柴门更不开。

松声高如瀑,药熟色似花。

谁说全无病,时光还不家。

山童捣豆粉,园叟送银瓜。

谁拜孙弘阁,讲玄到日斜。

气与非常合,常人争得知。

要穷到底方是出家人。

阁中的麻雀衔红粟,邻庵的僧人背古碑。

只有王与谢,常有沃州的期。

这首诗描绘了贯休秋日在寺庙里的居住情景。诗中通过描写蝉声、枯燥的土地、整理杂乱的句子和清风的来临,表达了作者懒散安逸的生活态度。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的日常活动,如享用美食、参加社群活动和欣赏自然景色。作者还提到了与朋友王、谢的交流和期待。整首诗意境宁静而恬淡,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思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柴门收拾清风生苔唯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