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忽忽南飞返,危丝共怨凄。

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

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

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作者简介(张祜)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乌夜啼

《乌夜啼》

忽忽南飞返,危丝共怨凄。

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

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

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中文译文:

黑羽乌鸦在深夜里哀啼,

突然间从南方飞回,

乌鸦在危险的丝线上相互倾诉着悲伤和凄凉。

暗霜移动着树上的栖息地,

在凌晨残留的夜色中徘徊着鸟啼。

乌鸦的声音压抑住了他们的喜悦,紧紧团结在一起叙述着忧伤,

幽淫的思念在他们迷茫中逐渐产生。

然而,这种情感的扰乱并不会阻止乌鸦传达好消息,

只是让玉颜因误解而垂下了美丽的脸颊。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黑羽乌鸦在深夜中飞回的情景。乌鸦们在夜色中相互倾诉着自己的忧伤,暗示了一种抒发情感和寻求安慰的需求。暗霜移动树上的栖息地,隐含出乌鸦们的归宿被不确定性所困扰。他们的夜行给人一种残夜的感觉,同时也唤起人们对乌鸦声音的联想,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离奇的情绪。

赏析:

《乌夜啼》以其独特的笔触和诗意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浓郁的宁静和凄凉。通过描绘黑羽乌鸦在夜色中的飞行,以及他们倾诉情感和迷茫的情景,达到了在深沉的意境中传递诗人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思想的目的。

诗中使用了一些形象而又有力的词语,如“忽忽南飞返”、“危丝共怨凄”等,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得整个诗词充满了一种迷离和凄然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乌鸦的行为与人类的情绪相比,进一步加强了诗词的感染力。

整首诗的意境深邃而又含蓄,给人一种心静神怡的感觉。通过对乌鸦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不确定性和迷茫状态的思考,同时也透露了对喜悦的渴望和希望。这种对情感和境界的探索,使这首诗词成为一首难得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玉颜咽绝报喜怨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