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雨后江上绿

雨后江上绿,客悉随眼新。

桃花十里影,摇荡一江春。

朝风迎船波浪恶,暮风送船无处泊。

江南虽好不如归,老蔼绕墙人得肥。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江南春·雨后江上绿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江南春·雨后江上绿》。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雨后江上绿,

客人们都在目送新景。

桃花影影绰绰十里,

摇曳在江面上,如同春天的波纹。

早晨的风迎着船,波浪汹涌激烈,

傍晚的风送着船,无处停泊。

尽管江南风景美丽,但不如回到家乡,

老人们和蔼可亲,围绕着墙壁,人们过得安逸。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江南的春景。雨过天晴后,江面上的景色变得绿意盎然,吸引着来往的客人们纷纷驻足观赏。诗中提到了桃花的影子,形容桃花绽放在江面上,摇曳生姿,如同春天的波纹。早晨,朝风迎着船只,波浪汹涌激烈;傍晚,暮风送着船只,却找不到停泊的地方。作者表达了对江南风景的赞美,但也暗示了外出旅行的人们,虽然江南美丽,却不如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家乡,老人们和蔼可亲,生活安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天雨后的景色和人物。通过对江面上绿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变化多端。其中,桃花的影子更是为诗中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朝风和暮风的描述,更是通过船只的运行状态,展示了江南春天风起水浪的景象。最后,作者通过对江南和家乡的对比,表达了对家乡温馨生活的向往和珍视。整首诗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江南春·雨后江上绿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如摇荡波浪客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