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子

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

门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

诲子

《诲子》

三十年前宿草庐,

五年三第世间无。

门前獬豸公裳在,

只恐儿孙不读书。

译文:

三十年前,我住在一座草庐里,

五年以后,三公考试没有人能通过。

门前有个石雕的豹狮装饰,

只是担心后代子孙不肯读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作者游酢创作的,以表达对子孙读书的教诲之情。诗人以自己三十年前住在简陋的草庐为开端,回顾过去的生活。接着,诗人谈到了五年后世间无人能通过的三公考试,借此来反映出当时知识水平的匮乏。最后,诗人提到门前的石雕獬豸,表达了自己对后代子孙不读书的担忧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子孙读书的期望和教诲。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和观察现实情况,作者呼吁子孙后代要重视读书,以充实自己的知识,不负父辈的期望。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提醒我们重视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承与积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诲子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读书世间儿孙草庐獬豸公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