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十首

兰楫桂为舟,大江可远游。

坚车无良马,出门败吾輈。

一身交万物,用我未易周。

安得柳下惠,穷年与之游。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放言十首

诗词:《放言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兰楫桂为舟,

大江可远游。

坚车无良马,

出门败吾輈。

一身交万物,

用我未易周。

安得柳下惠,

穷年与之游。

中文译文:

兰花作楫,桂木做舟,

大江可以远行游。

我的车没有好马拉,

一出门就破碎了我的驾车。

我身体交融于万物之中,

运用自己还不成熟。

如何才能遇到像柳下惠那样仁慈的人,

与他一同度过余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的《放言十首》中的一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首先,诗人以兰楫桂为舟来形容自己的出行,兰花和桂木都是高贵、美丽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高尚情操和追求。大江的广阔和远行的意象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

然而,诗人在第三、四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困境。他的车没有好马拉,出门就破碎了驾车的器具。这里的车和马可以被理解为诗人的手段和能力,而缺乏良好的工具和条件,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他认为自己与万物相交融,但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却仍然不够成熟。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省和对自身能力的不满足。

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一位仁慈的人物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柳下惠那样的人一起度过余生。柳下惠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智者,被尊称为“柳下惠先生”,他的仁慈和智慧成为后世仰慕的对象。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达了对友谊和真善美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身困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追求和友谊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放言十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万物出门安得无良大江穷年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