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春风似旧花仍笑,人生岂得长年少。

我与儿兮各一方,憔悴看成两鬓霜。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安得送我置汝傍。

胡尘暗天道路长,遂令再往之计堕眇芒。

胡笳本出自胡中,此曲哀怨何时终。

笳一会兮琴一拍,此心炯炯君应识。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诗词:《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春风似旧花仍笑,

人生岂得长年少。

我与儿兮各一方,

憔悴看成两鬓霜。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

安得送我置汝傍。

胡尘暗天道路长,

遂令再往之计堕眇芒。

胡笳本出自胡中,

此曲哀怨何时终。

笳一会兮琴一拍,

此心炯炯君应识。

中文译文:

春风如故,花依然笑开,

人生怎能永远年轻少年。

我与儿兮各在一方,

憔悴的容颜变成了两鬓的霜。

如今难道没有骏马与良驹,

能否将我送至你身旁。

胡尘遮掩了天空和道路的长远,

导致再次前行的计划变得模糊不清。

胡笳本来起源于胡地,

这首曲调的哀怨何时才能结束。

笳声一遇,琴声一拍,

这颗心清晰明亮,愿君能够理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胡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之情。诗中的春风和笑开的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无法阻挡人们变老成熟的过程。诗人与儿子分别在不同的地方,看着自己面容日渐憔悴,鬓发如霜。他想起过去的岁月,想象能否有骏马良驹将他送到儿子身边,但胡尘遮掩了道路,使计划变得模糊不清。

诗中的胡笳是一种乐器,常常被用来表达哀怨之情。诗人谈及胡笳的起源,表达了对胡地的思念和对胡笳曲调的无尽期待。他希望通过笳声和琴音,能够让自己内心的炯炯之情得到理解和共鸣。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风、花、鬓霜、骏马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流转不息的主题,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情。胡笳的引入则增添了一丝哀怨和遗憾的色彩,展现了诗人王安石深邃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一方人生春风安得道路年少看成騕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