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晚菊

不得黄花九日吹,空看野叶翠葳蕤。

渊明酩酊知何处,子美萧条向此时。

委翳似甘终草莽,栽培空欲傍藩篱。

可怜蜂蝶飘零後,始有闲人把一枝。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和晚菊

诗词:《和晚菊》

不得黄花九日吹,

空看野叶翠葳蕤。

渊明酩酊知何处,

子美萧条向此时。

委翳似甘终草莽,

栽培空欲傍藩篱。

可怜蜂蝶飘零后,

始有闲人把一枝。

中文译文:

无法等到黄花九天吹,

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野叶翠绿茂盛。

渊明陶渊明醉倒了,不知道在哪里,

子美杨子美凄凉地迎接这个时刻。

委顿遗忘,就像甘美的草木在荒野终结,

栽种和培养,只能空欲依靠篱笆围护。

可怜的蜜蜂和蝴蝶在凋零之后,

才会有闲人采下一枝晚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晚菊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慨。诗中以晚菊为象征,通过描绘黄花未能开放、叶子依然翠绿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叹。渊明和子美是两位古代文人,他们的名字被引用来强调时光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诗中的“委翳似甘终草莽,栽培空欲傍藩篱”表达了人们尽力培育事物,但最终都会像野草一样消亡,只能寄望于一些固定的依靠。晚菊在蜂蝶凋零之后才被闲人采摘,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整首诗以晚菊的形象,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呈现出一种忧伤的意境。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寄托了自己对生命之脆弱的感叹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晚菊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得黄花闲人可怜飘零草莽知何处栽培葳蕤藩篱甘终空欲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