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一轩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

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

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

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

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

惟有一轩曾正德,其说已在前五年。

阴阳造化荡昼夜,世间利钝非偶然。

未来不必更臆度,我自存我谓之天。

作者简介(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赠曾一轩

《赠曾一轩》是宋代文天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磨蝎之宫星见斗,

簸之扬之箕有口。

昌黎安身坡立命,

谤毁平生无不有。

我有斗度限所经,

适然天尾来临丑。

虽非终身事干涉,

一年贝锦纷杂糅。

吾家禄书成巨编,

往往日者迷几先。

惟有一轩曾正德,

其说已在前五年。

阴阳造化荡昼夜,

世间利钝非偶然。

未来不必更臆度,

我自存我谓之天。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文天祥对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对世事的洞察。诗中通过一系列象征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和对世间事物的看法。

赏析:

诗的开头以星辰运行的景象来比喻自己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在世间历经坎坷,但仍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接着,诗中提到了谤毁和诋毁,表达了作者在平生中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自己的家族有一部巨大的禄书,但其中的智慧往往被人们忽视。然而,作者认为只有曾正德这个人在五年前理解了他的观点。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思想和智慧的自信,以及对曾正德的赞赏。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事物的洞察和对未来的态度。作者认为世间的利益和机缘并非偶然,而是由阴阳造化所决定。他呼吁人们不要过度臆测未来,而是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命运。

整首诗词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对世间事物的洞察。它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思想家和诗人的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曾一轩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平生终身虽非不有来临干涉杂糅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