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即事

《即事》

见月连宵坐,

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

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

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

倚杖小池前。

中文译文:

夜晚连续观看月亮,

白天听风声尽日休息。

房间里飘荡着丝绸香和药香,

茶香袅袅弥漫在笼子里。

仙鹤在新晴的地面上啄食,

鸡在薄暮的天空中栖息。

我自己看着清洗酒米,

靠在小池塘前倚着拐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安逸的景象。诗人白居易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连续的几个晚上坐在室外观看月亮,又听着风声绵绵入睡。他描述了室内的香气和茶烟的气味,传达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氛围。诗人还描绘了仙鹤在清晨天空中觅食,以及黄昏时鸡在天空中安详地栖息的景象。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小池塘边看着酒米的场景,彰显了诗人的悠闲和自得。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恬静宜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追求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中,让人感受到美好的生活情趣。这首诗起初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揭示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忧虑。整首诗以描绘生活细节为主线,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传递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薄暮闻风小池笼暖焙晴地